以“数字助力,绿色发展”为主题的首届中国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7日在成都举行。论坛期间,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数字碳中和专项基金正式启动筹备工作。百家机构企业共同发布了《数字空间绿色低碳行动倡议书》。
此次论坛由国家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四川省人民政府指导,国家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等主办。论坛期间,多位环保、信息技术领域的专家院士、政府官员、行业代表围绕如何有效利用数字化手段助推碳达峰、碳中和展开研讨。
在主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邬贺铨,原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中国工程院院士、云计算技术专家王坚,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等行业大咖围绕论坛主题分别做了主旨演讲。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看来,5G因为工作频段高,基站总数多,总耗能约在4G的4至9倍左右。因为网络话务量往往存在明显的潮汐效应,忙与闲时达到4倍的差距,未来可采用AI技术来精准预测网络业务与网络无线资源,智能关闭小区、扇区、波束,降低发射功率,在覆盖范围不变的情况下,节约15%至25%的基站电力消耗。
邬贺铨表示:“事实上,降低5G能耗,中国多方已开始积极行动。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共享5G频率资源合建5G接入网,与各自单独建网相比,5G基站总数将减少20%~30%。华为联合上海移动,现网实测5G单模站点日均节能比例24.83%。实现双碳目标需要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和碳汇等方面共同发力,中国需要维持一定的二产比例,但需要将二产推向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一手做减法,严控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另一手做加法,大力发展节能环保行业。实现双碳目标关键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在工业化过程中实现双碳,这对中国的高质量发展既是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建议,利用数字化手段助推碳中和,可建立符合MRV要求的温室气体排放清单,运用大数据支撑减污降碳协同管理,建立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体系、个人二氧化碳排放信用体系。
本届论坛以“数字助力,绿色发展”为主题,由国家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四川省人民政府指导,国家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华环保联合会、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政府、四川省委网信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办。
开幕式上,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发布了四项成果:宣布数字碳中和专项基金正式启动筹备工作;与相关机构、企业签署在数字化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方面的战略合作备忘录;发布《数字空间绿色低碳行动倡议书》;颁发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公益大使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