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承诺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于我国下一阶段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我国碳排放绝大部分为能源消费,其次为工业过程、农业和废料,温室气体排放绝大多数来自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排放绝大部分来自能源消费(煤炭、石油为主)和工业过程。
从行业排放来看,电力与热能、工业和交通是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行业。实现碳中和应从能源供给端由新能源发电逐渐替代化石能源发电、逐步实现终端消费电气化的能源系统转型、增强电力和工业的节能减排提效、增强生态系统碳汇以及健全碳交易市场。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碳中和、碳交易的背景下,转型快速、减排高效的电力、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民航等高能耗行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正式开市。至今,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市场上线将近一个月,整体运行平稳、交易价格稳中有升。很多投资人都在关注,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价格走势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形成全国性的合理碳价为什么很重要?对耗能行业将有怎样的影响?
碳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减排成本,由于碳配额的供应总量由顶层设定,与政策导向相关。在碳配额总量确定的情况下,碳价则由市场决定,需求超出预期,碳价会上涨,反之亦然。碳价越高,区域减排成本越高,可接受的边际减排成本也就越高。
碳价波动率越大,碳市场越不稳定。碳价及其波动率会通过“信号-预期”机制对企业低碳投资产生影响,企业为降低风险,会通过在价格低点购入碳配额实现履约,会影响供应链低碳技术采纳时机,最终影响减排目标的达成。
一是行业边际成本的变化,碳市场建立之后形成碳价,导致碳排放产品的边际成本增加,且碳排放强度越高的产品,成本增加越显著。
二是价格和需求的变化,碳价格引起的增量成本,一部分由生产企业将碳排放的环境成本内部消化,导致企业的盈利空间缩减,另一部分由产品消费者承担,生产企业通过提高产品价格将碳价引起的部分增量成本向下游传导,进而导致产品市场需求量的变化,对企业利润造成进一步的影响。
考虑到中西部能源生产、输出地区与东部能源消费、输入地区存在着功能定位、产业布局等方面的不同,需要处理好全国性碳市场与地区性碳配额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反映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碳减排机会成本上的差异。
煤电仍是目前最可靠的电力能源,而且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中,煤电仍是最主要的调峰电源,在维护电力安全和托底保供方面将起到“压舱石”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