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中和债券半年发行总额超1300亿

2021年7月,全国碳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为碳中和债券带来了广阔前景。自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写入碳达峰、碳…

2021年7月,全国碳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为碳中和债券带来了广阔前景。自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写入碳达峰、碳中和“30·60”战略目标以来,主要金融机构相继推出碳中和债券。

零壹智库根据Wind的数据统计,截至2021年7月31日,全国共78家公司发行129只碳中和债券,总规模达1348.94亿元。其中有35家中央国有企业和39家地方国有企业。

同时,各地政府将碳中和、碳达峰纳入当地工作,央企也率先公布“双碳”战略目标。另外,部分科技公司也在积极推动实现碳中和目标。与能源企业不同的是,以蚂蚁集团为代表的科技公司的任务不仅是实现自身节能减排,还要充分带动和助力其他企业实现低碳发展。

央行2021年下半年工作会议提到,将引导金融机构为具有显著减排效应的重点领域提供优惠利率融资。在相关政策支持下,绿色金融体系将迎来更多创新机遇,零壹智库今年推出“科技赋能绿色金融专题”,展示绿色金融的发展历程、细分领域、标杆案例、科技支撑等亮点成果。

一、监管新政: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碳金融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一)“双碳”目标正式提出,监管部门积极行动

2020年9月,习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表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自2015年12月,《巴黎气候协定》正式签署后,中国首次提出碳中和、碳达峰时间表。此后,2021年全国两会正式将“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纳入工作报告中。

图 1:我国提出的“3060”碳目标

资料来源:零壹智库

在“30·60”目标的引领下,多地监管部门纷纷推进完善绿色金融工作体系。福建银保监局要求银行保险机构建立优先给予融资支持的“绿色清单”;西藏银保监局和江苏银保监局鼓励银行保险机构进行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深圳银保监局则是将绿色信贷及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纳入金融机构治理评估及监管评级体系,引导其履行环境责任。

(二)交易商协会首推碳中和债券并明确相关机制

2021年2月9日,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创新推出碳中和债券,作为绿色债券融资工具的子品种,碳中和债券主要募集资金用于低碳减排领域,对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实现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次日,全国第一批碳中和债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中国南方电网、三峡集团、华能国际、国家电投、四川机场集、雅砻江流域公司六家公司分别发行了2年期及以上的中长期碳中和债券,发行金额共计64亿元。

3月18日,交易商协会公布《关于明确碳中和债相关机制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了碳中和债主要指募集专项用于具有碳减排效益的绿色项目资金的债务融资工具,募集资金应全部专项用于清洁能源、清洁交通、可持续建筑、工业低碳改造等绿色项目的建设、运营、收购及偿还绿色项目的有息债务,募投项目应符合《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或国际绿色产业分类标准,且聚焦于低碳减排领域。《通知》还详细规范了碳中和债券的募集资金管理、项目评估与遴选、信息披露等事项,补充和完善了碳中和债券相关机制。

(三)全球最大碳市场开市,未来将纳入更多行业

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正式开市。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数据显示,首批纳入碳市场覆盖的发电企业超2000家,碳排放量超过40亿吨二氧化碳,占全国碳排放40%以上,这意味着,中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开市后的第4个交易日,中国石化从华润集团买入10万吨碳配额,成为全国碳市场成交的首笔大宗协议交易。

目前全国碳市场的交易主体仅为电力行业,“十四五”期间还将陆续纳入钢铁、化工等高耗能行业,此外,金融机构作为资产跨期配置和风险管理的专业机构,也在积极与碳市场接轨,通过绿色贷款、绿色资产证券化等工具,为实体企业绿色转型提供资金支持。

二、发行品种详解:半年78家公司发行,碳中和债券规模超1348亿元

2021年2-7月,半年时间全国共发行绿色债券349只,共计3464.25亿元。其中,78家公司合计发行了129只碳中和债券,总规模达1348.94亿元,占绿色债券发行规模的38.94%。

(一)国家电网发行3只债券规模达155亿元,位居榜首

从发行总规模来看,在78家公司之中,有3家的整体规模占据领先地位,其共性在于发行碳中和债券的数量均为3个:

一是国家电网。发行总额最多,共计155亿元,合计发行数量为3只碳中和债券。3只债券募集资金用途相同,均将募集的全部资金用于白鹤滩江苏±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换流站及部分输电线路项目,南昌长沙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及雅中江西±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建设。

二是三峡集团。3只碳中和债券总额为70亿元;

三是中国信达。3只碳中和债券共计50.66亿元。

图 2:截至7月末的碳中和债券发行总规模TOP 10公司(单位:亿元)

从单笔发行规模来看,发行规模跨度从0.01亿元至60亿元。单笔发行规模在0-10亿元的碳中和债券最多,有97只,其中规模在1亿元以下的有17只;其次为10-20亿元规模的债券,有16只。整体来看,单笔发行规模前四的债券中,国家电网占了3只,分别为21电网GN002、21电网GN001、21电网GN003,发行金额分别为60亿元、50亿元、45亿元。

图 3:截至7月末的碳中和债券单笔发行规模区间分布(单位:亿元,只,%)

说明:区间范围不包含最小值,包含最大值。比如0~10是指:大于0亿元且小于等于10亿元的区间范围。

资料来源:Wind,零壹智库整理

(二)碳中和债券发行集中在3-4月

从发行时间来看,2021年3月和4月是碳中和债券发行的高峰期,这两个月共计发行62只债券,发行金额高达709.24亿元,分别占总发行数量和金额的近五成。然而,各月份的发行数量和发行金额并不成正比。4月发行数量最多,为32只,但规模为296.05亿元;3月的发行数量略少,但发行金额最多,为413.19亿元。

图 4:截至7月末按月度划分的碳中和债券发行数量和金额(单位:只,亿元)

(三)碳中和债券发行主体的近95%为央企和国企,评级以AAA为主

从发行主体评级来看,2021年2-7月发行的碳中和债券评级总体较高,八成碳中和债券的评级为AAA,已公布评级的债券也均在AA及以上。由此可见,发债企业的整体信用风险较低,这与碳中和债券的发行方主要是国有企业密切相关。

图 5:碳中和债券发行主体评级情况(单位:只,%)

说明:2021年2-7月,11只碳中和债券的发行主体评级在Wind中未显示。

资料来源:Wind,零壹智库整理

从发行主体类型来看,78家公司中,中央国有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共占比94.87%,其中地方国有企业39家,中央国有企业35家。35家中央国有企业共发行67只碳中和债券,发行总金额为911.34亿元,占全部碳中和债券发行额的67.56%;39家地方国有企业共发行55只碳中和债券,但发行总金额仅占碳中和总发行额的27.70%。

此外,有2家民营企业、1家公众企业和1家外商独资企业。此处“公众企业”是Wind区分的公司类型,据百度百科定义,公众企业指向不特定对象公开转让股票,或向特定对象发行或转让股票使股东人数超过200的股份有限公司。

公众企业金风科技是跨国风力发电机制造商,在2021年5月26日发行了2只碳中和债券,总发行额为5亿元。民营企业顺丰集团在2021年4月30日发行5亿元碳中和债,主要用于偿还绿色建筑顺丰总部大厦的建设贷款。

图 6:碳中和债券主体类型及发行总额

(单位:家,亿元)

(四)债券发行以公募为主,多面向银行间市场

从发行方式来看,85只碳中和债券为公募,43只为私募,1只未知。整体来看,58.91%的债券为银行间债券,有76只,共发行848.44亿元,占发行总额的62.90%。另外,有42只债券在上交所发行,11只债券在深交所发行。

图 7:碳中和债券发行所在市场(单位:只,亿元)

从发行对象来看,已有的碳中和债券中有60只面向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员发行,69只面向合格机构投资者发行,合格机构投资者和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员分别占发行总额的46.55%和53.45%。

(五)债券类型多样化,资金主要用于绿色项目

从债券类型来看,129只碳中和债券包括中期票据、公司债、ABS、ABN、超短期融资债券、私募债等几种债券工具。其中最多的为中期票据,有53只;其次为公司债有25只。

从债券资金用途来看,多数公司募集资金用于绿色项目建设,以水电站和光伏发电站等项目为主。部分公司募集资金用来偿还或者提前偿还绿色项目借款。

三、顶层设计规划:央企率先公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作为当前碳中和债券的主要发行主体,央企在行业内起到了引领作用。2020年9月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对碳中和时间点做出承诺后,2020年年底,国家电投和国家能源集团等央企就率先启动了碳中和战略。

国家能源集团、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能源央企业提出,要在能源供给侧和消费侧进行全面优化,聚焦绿色能源领域,并联合外部机构共同开展相关研究;还有部分央企承诺了实现碳达峰的时间,三峡集团力争在2023年实现碳达峰,2040年实现碳中和,作为首次公布碳中和时间表的公司,三峡集团的目标时间比国家公布的2060年提前了20年。

央企的积极行动将有助于推动国内经济的低碳转型发展,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表 1:部分央企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四、典型案例剖析:科技公司推出“双碳”转型路径图

不同于传统的能源、化工等重工业,科技行业由于不直接排放污染物,往往被认为是“清洁环保”类型企业。但实际上,其电力消耗造成的碳排放量不容小觑。据国际环境保护组织绿色和平与华北电力大学研究统计,2018年中国数据中心用电总量1609亿千瓦时,碳排放总量达9855万吨,预计到2023年,中国数据中心碳排放总量将达到1.63亿吨。尽管目前科技行业的碳排放量占全社会的比重相对较小,但随着互联网科技的高速发展以及数据中心的不断增加,科技公司的节能减排势在必行。

“双碳”目标提出后,不少科技公司开始制定围绕于低碳环保定位的转型路径图,发挥自身技术和创新能力,积极推动实现“碳中和”“碳达峰”,在行业中起到带头作用。下面将展示3家代表性科技公司的“双碳”战略具体布局实践策略,包括蚂蚁集团、商汤科技以及裕同科技,从企业自身和助力其他产业节能减排方面展示科技公司节能减排的典型做法。

(一)科技企业积极推进自身节能减排

在自身节能减排方面,科技公司之中涌现出一批突出代表,本报告选取蚂蚁集团、商汤科技与裕同科技3家,剖析其核心布局体系。其中,蚂蚁集团和商汤科技侧重于对数据中心和智能计算平台的能耗进行管控,裕同科技则是从产品设计上凸显绿色理念。整体来看,3家公司均提出对办公环境进行绿色升级。

对于上游数据中心,蚂蚁集团将利用自然冷源、液冷技术等节能措施提升电能使用效率,并计划在2025年供应链数据中心整体实现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占比达到30%。对于现有办公园区,集团将进行节能减排改造,推行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和节能设备,并建设可视化智能化的能源管控中心;新建办公园区将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设与运营。

人工智能平台公司商汤科技基于自身技术基础,建立了新一代人工智能计算与赋能平台,从制冷系统、用电系统、建筑能耗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优化,预计可节约年耗电量5000多万度;此外,公司还打造了SenseOffice智能办公平台系统,推动线上化无纸化办公。

裕同科技作为高端品牌包装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积极开发包括生物可降解材料、纸浆模塑材料等绿色包装产品,并利用太阳能发电项目,为自身工业园区内的办公设备提供整年所需电力。

(二)蚂蚁发布《碳中和路线图》,区块链赋能企业碳管理

2021年4月22日,蚂蚁集团对外发布了《碳中和路线图》,承诺自2021年起定期披露碳中和进展,并在2030年实现范围一、二、三的净零排放,包括化石燃料、电力和热力以及供应链上的相关排放都将“归零”。

表 2:蚂蚁集团碳排放范围分类

资料来源:蚂蚁集团《碳中和路线图》

《碳中和路线图》还提到,将率先把区块链技术应用在碳中和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建立温室气体排放跟踪与监控机制。2021年7月12日,蚂蚁集团社会公益与绿色发展事业群总裁彭翼捷透露,蚂蚁集团即将上线蚂蚁链企业碳中和管理SaaS平台,通过区块链技术帮助更多企业实现碳排查、碳交易、产品碳足迹跟踪等操作,科学地进行碳资产数据可视化和平台化管理。

(三)“金融+场景”赋能传统产业,倡导绿色消费与全民碳减排

在助力其他企业以及全社会实现碳减排的行动上,蚂蚁集团充分发挥了金融科技服务平台的优势,其绿色金融的实践走在了行业前列。

在激励小微企业绿色经营方面,蚂蚁集团旗下网商银行在2021年3月推出了“绿色采购贷”,当产业链下游小微企业向经认证的绿色核心企业采购时,可以获得网商银行的定向贷款利率折扣,该服务目前已覆盖家电、家具、二轮电动车等多个行业。

7月13日,网商银行落地了互联网银行首笔小微碳配额质押融资业务,该笔业务系网商银行与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合作,引入碳排放权配额质押作为增信措施,无需其他担保条件,客户可在授信期内随借随还,有助于提高贷款灵活度,间接提升碳市场活跃度,促进小微企业减碳行为。

网商银行还构建了小微企业绿色经营行为量化评级标准,该评级将作为网商银行放款时的参考指标,评级较高的企业可获得更优惠的贷款利率。截至2020年底,已有250万户小微商户开通了绿色经营评级,其中超6.5万户已享受网商银行贷款优惠。

在引导个人践行低碳生活方面,蚂蚁集团正探索融合消费与生活场景。一方面,集团大力支持绿色消费,旗下支付宝早在2019年9月就开启了“绿色花呗专项计划”,消费者购买节能器具、绿色建材、新能源电动车等产品时,花呗将提供绿色消费专项提额、绿色智能产品消费免息分期等服务;另一方面,集团希望借助“蚂蚁森林”模式,为每位用户提供一个“碳账户”,在记录个人低碳行为,带动全民参与减排计划的同时,还有可能在条件成熟的未来实现个人碳资产交易,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

五、小结

2021年2-7月,我国碳中和债券发行规模呈井喷式增长,整体发行金额1238.94亿元,发行数量达129只,其中3月和4月为发行高峰。总体来看,碳中和债券的单笔发行规模普遍较小,75%的债券发行金额在0-10亿元区间内;债券发行主体评级较高,已知的债券评级均在AA及以上,AAA级的达到80%;央企和国企是发行的绝对主力,占发行公司总数的94.87%;碳中和债券类型多样,发行方式以公募为主,面向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员和合格机构投资者,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建设水电站和光伏发电站等绿色项目。

在一系列政策激励下,央企率先开始规划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蚂蚁集团、商汤科技、裕同科技等科技企业也在陆续开展低碳节能转型实践,对办公环境进行节能优化,对平台和产品进行绿色升级。蚂蚁集团还积极助力全社会的减碳行动,除了不断成熟的蚂蚁森林项目,旗下网商银行已推出小微碳配额融资业务,在小微绿色金融领域取得新突破,近期即将上线的企业碳中和管理SaaS平台,将带动更多企业践行绿色发展。

六、附录:碳中和债券发行规模TOP 20

附录:2021年2-7月碳中和债券发行情况(按发行金额降序排列前20名)(截止于2021年7月31日)

关于作者: 主编

为您推荐